Page 18 - Chinese News Weekly
P. 18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年07月25日
2025年07月25日
文化生活 18 18 2025 年 07 月 25 日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 年 07 月 25 日 19 19
說到尼泊爾,一般人可能沒有什麼印 首都新德裡到南部聖城瓦爾納西,到處可
象,最多會把這個小國與喜馬拉雅山、珠 尼泊爾印象(之一) 見被視為聖牛的母牛在街頭巷尾悠哉游
穆朗瑪峰聯繫起來,對歷史和文化有些了 哉,地上到處都是各種動物的排泄物,一
解的人會說佛陀釋迦牟尼誕生於尼泊爾, 馬拉雅山和中國為鄰,東、西、南三面都 雇傭來的,其中就包括尼泊爾人。我從加德 不小心可能就踩上了牛糞或狗屎,男人們
前不久本人陪女兒在尼泊爾旅行了一個星 被印度所環繞,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 滿都機場搭機回美國時,看到大批的尼泊 轉過身子就在街上撒尿。而在尼泊爾,多
期,除了首都加德滿都外,還去了第二大 人口近3000萬,人均GDP約1200美元, 爾人帶著大包小包排隊等著上飛往多哈、 數人信印度教,母牛依然被視為聖牛,不
城博卡拉以及契特瓦國家公園,走馬觀 算是一個窮國。尼泊爾的基礎設施很落 阿布達比和迪拜的飛機,這些都是去往這 能宰殺,不能食用,但大街上基本看不到
花,浮光掠影,對尼泊爾的風土人情有些 後,道路崎嶇不平,城市破舊失修,整體 些中東產油國的打工人員,看到他們我就 母牛,我們只在博卡拉的一個旅遊景點外
初步了解,並觀看了許多歷史遺址。 大概相當於中國改革開放以前的水平。加 想起了中國的農民工。只不過中國的農民 看到三隻母牛在遊蕩。但是各大寺廟內外
萬里迢迢不容易 德滿都機場號稱國際機場,規模和設施都 工是進城打工,而他們則是出國打工。 的野狗很多,據導遊說,有居民會定時、
從美國東部沒有飛尼泊爾的直達航 很簡陋,機場裡也沒有免稅店,只有幾間 尼泊爾點滴 定點餵食這些野狗。尼泊爾的街道當然不
班,一般都是先飛到卡達爾的多哈或阿拉 類似於小賣部一樣的亭子,販售一些食品 尼泊爾是很不發達國家,從交通工具 算乾淨,但比起印度尤其瓦爾納西城好多
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達比,再換飛機飛加 和小商品。對比一下多哈國際機場,真有 就看的出來,加德滿都作為首都,居民交 了,基本沒有動物的糞便,也沒講過男人
德滿都,我7月4日深夜從紐約肯尼迪機 雲泥之別。多哈機場寬敞而明亮,機場 通以公車為主,跟印度一樣,公車擠滿了 在街上小便的。按說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
場起飛,14個小時後到達多哈,後再飛 內的免稅店金碧輝煌,愛馬仕、LV、蘋 人,行駛起來常常不關門。街上行駛的有 比尼泊爾高不少,但在公共衛生方面卻還
了4個半小時才到達加德滿都。尼泊爾是 果、三星等高端專賣店應有盡有,名牌手 大量的摩托車,鄉村地區大部分騎自行 不如小兄弟的尼泊爾。
落地簽證,在機場花15分鐘就辦好了, 錶珠寶更是一家挨著一家,至於免稅煙酒 車。儘管尼泊爾很窮,很落後,但尼泊爾 深受印度文化影響
15天的旅遊簽證收費30美元。尼泊爾和 店就更多了,我就在一家煙酒店裡看到了 人很淳樸、很和善,治安也很好,晚上在 尼泊爾三面被印度環繞,大部分尼泊
卡達爾一樣,只要你出示完全接種過疫苗 中華香煙,有硬殼的也有軟包裝的。連英 大街上行走也不用擔心被搶、被偷,這可 爾人都是印度教徒,約占人口80%,佛教
的證明就不用隔離,在尼泊爾暢行無阻。 國倫敦著名的哈囉德百貨公司也在這設了 能跟他們信教有關,也可能是經濟不發 徒(主要是藏傳佛教)占9%,其他還有
原來我女兒是計劃去不丹的,但因為不丹 一個店面,我從店裡買了一盒英國茶。 達,貧富差距不懸殊,老百姓還沒有受到 少量穆斯林等。據導遊接受,尼泊爾語與
不管是否接種過疫苗都要隔離幾天,後來 多哈機場與加德滿都機場,奢華與寒 商業社會的侵蝕。各大寺廟,不論是印度 印度人使用的印地語非常接近,不論是書
才改為去尼泊爾。不論是在多哈機場還是 酸的對比是如此的強烈,不由感嘆,這個 教的還是佛教的,都是香火興盛,前來朝 寫還是口語基本能互通,文化習俗也與印
在尼泊爾全境,基本上已經不把新冠當回 世界真是不公平。卡塔爾無非就是地下有 拜的信徒絡繹不絕,善男信女解囊捐款的 度相似。女人都喜歡穿紅色衣物
事,該幹嘛幹嘛,街上、公共場所也有戴 油,國家可以如此奢靡,卡塔爾的國民可以 不少。 文:范琦勇
口罩的,但絕大多數人都不帶。 躺平,吃香喝辣,大把地花錢,而且不用幹 去過印度的人都對印度街頭的衛生狀 電話:908-240-4029
尼泊爾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北面以喜 活,機場內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從外國 況不敢恭維,本人2018年去過印度,從 微信:QYFUSA2000
(十四)方圈門(運司衙門西,瓊
穿街走巷 文/俞竹筠 揚州知府伊秉綬遵母所願,在寓所遍植 花觀南),這裡有汪氏小苑、江澤民故
青蓮,以示為官清廉正直。後人念茲在
居,還有二哥黃勝白、二嫂楊竸安住過
茲,故此巷名“青蓮巷”。
(十)羊肉巷(東接螺絲結頂,西 的地方(見《“黃氏三傑”故鄉行)。
遊子回鄉,躑躅於古街深巷,尋尋覓 名的,大多是鹽商巨賈大戶人家。如:
(十五)毓賢街(東通翠園橋,西靠
覓探幽情,鄉愁慕然涌心上。透眼那熟 安徽漁梁人巴源綬、巴慰祖的住宅。 接皮市街),從前,不少回族人聚居於 汶河路),有清代三朝元老、六省疆臣
此,開設羊肉店,故名。
悉的青磚黛瓦馬頭墻、沿著凸凹不平的 《江蘇名街》介紹,巴氏是徽州望族, (十一)彌陀巷(東靠史可法路, 阮元家廟、幼幼小學,還是我上省揚州
條板石,踽踽獨行又思量。遙想當年, 人丁興旺,占了整整一條巷子。巷內還 西通天寧門街,南到彩衣街,北鄰史公 中學必經之道。
童年走過的足痕在哪兒?記憶中的遺跡 有小巷,故曰“巴總門”。其它總門, 祠),巷內有“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故 此外,僅一人通行的益人巷、相讓
在何方? 亦以姓氏命名。還有以城門附近命名的 居。 巷,因巷道狹窄,電動車與輪椅都難通
據我所知,明清古揚州,以護城河 “街”,如南門街、北門街、西門街、
(十二)香瓜巷(南接轎房巷,西接
為界。東起躍進橋、解放橋,西至二道 大東門街、小東門街、天寧門街、便益 徐凝門,東至康山北街),舊時,賣香 過,不再前往。
至於聞名遐邇的御道天寧街、田貴妃
河;南自渡江橋,北到北城河,面積約 門街、廣儲門街、通泗街、缺口街等 瓜的攤販聚此。 故居田家巷、出三魁的三元巷、明初大
5.09平方公里。 等。 (十三)觀風巷(東靠大東門,西近 將軍常遇春住過的常府街等等,拙筆曾
可城內500多條古街深巷,按《揚 (五)盧刮刮巷(南接灣子街、北與
州市地名文化遺產目錄》所述,星如棋 玉井相交、直通仁壽裡),據《揚州街 皇宮),那是初戀情人S的家,我不知來 載國內外報刊,無須贅述。
去多少趟。
悠悠晃晃,不知不覺回到家。
布,密如蛛網。街接巷,巷連巷,巷通 巷實錄》載,過去巷口,有家蘆姓燒餅
巷。 店,清晨著爐子,用扇子不住地煽火。
特別是文化歷史街區東關街、東圈 去東岳廟燒香的人,急等買燒餅吃,人 一盤熗菜瓜
門、仁豐裡一帶,街巷互通。猶如劉姥 越等越多。蘆老闆怕誤生意,叫夥計使 文/陳秀珍
姥進了大觀園,東西南北方,難以分清 命煽火。這樣,刮來刮去,這條名不經 雖說,揚州的夏日比較炎熱,但也別 蒜肉綻開。紅椒是剛摘洗淨的,切成碎粒
爽。那古典優雅的建築群,可是濃縮揚 傳的巷道,人們稱之“盧刮刮巷”。 有溫情。熗菜瓜,一聽菜名,是不是頗具絲 落在蒜末上,像雪地裡撒了硃砂。灶膛裡
州風俗民情和人文歷史的精髓呀! (六)老虎山(史可法路東西兩側, 絲涼意。七月暑氣正濃,菜園裡的瓜藤爬 的柴火劈啪作響,鐵鍋裡的菜油開始吐泡
其中,有些小巷的名字,頗有來歷; 漕河與邗溝之間),當初,開挖古運河 得歡韶。蒔梅天的雨水把泥土浸得鬆軟, 泡。蒜末紅椒剛入熱油,“滋啦”一聲驚得
有些令人好奇;有的尚未去過。如今, 時,人們將泥土堆積而成。土丘從東往 藤蔓便順著泥巴匍匐爬行,嫩鬚卷著附屬 窗外的蘆花雞撲稜著翅膀逃開。待油煙轉
穿街走巷探幽情,也算了卻平生願望。 西,形似一條臥龍。開始,稱之“臥龍 物,轉眼織成綠蔭一片。晨起時,總能見瓜 白,澆上生抽,滴幾點香醋,淋上小磨麻
(一)十八家(縣學街西段北側), 山”。它與鳳凰橋相鄰,“龍鳳呈祥” 藤又撲出幾寸,頂著黃花的嫩瓜鈕藏在葉 油,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
元軍屠城,明初重建時,這裡只有18戶 乃風水寶地。明末,有人在這裡打柴, 隙,像害羞的小姑娘。母親在世時常念叨: 醃透的瓜片已蜷成月牙狀,與佐料相
人家。 看到一隻野生老虎,於是,改叫“老虎 “六月天,瓜當飯。”這話不假,菜園有瓜, 逢時竟發出細微的“咯吱”聲。青白的瓜肉
( 二 ) 紫 氣 東 來 巷 ( 現 稱 通 運 南 山”。又傳,軍閥徐寶山(徐老虎)看 鍋灶不慌。 漸漸染上褐色,凝在碗底的汁水積成淺淺
街),源於1928年閻錫山的典獄長徐計 中這塊吉祥之地,強行駐軍,改“臥龍 摘瓜要趁早,帶露水的才脆生。今晨摘 的油光,碎紅椒更是搶眼。
華在此建房時,取老子過函谷關“紫氣 山”為“老虎山”。 的兩條菜瓜還沾著泥土,瓜蒂處滲出清淚 竹筷挑起時,瓜片還帶著井水的涼意。
東來”的典故,而得名。 ( 七 ) 鵝 頸 巷 ( 灣 子 街 北 頭 出 口 似的汁液。壓上冰涼的井水,瓜皮在手掌擦 咬下去的脆響驚動了檐下的燕子,酸甜汁
( 三 ) 螺 絲 結 頂 巷 ( 東 接 崇 德 西 處),巷尾彎曲似鵝頸項,故名。 洗時泛起青玉般的光澤。刨皮剖成兩半的 水混著蒜香在舌尖彌漫,竟比西瓜更解暑
巷,北至羊肉巷),民間云:【揚州十 (八)糙米巷(東接仁豐裡,西至火 菜瓜去瓤,在萬砧板上刀鋒斜走,薄片便如 氣。老公就著這盤菜瓜,陪著大舅爺喝兩
日】,清軍屠死百姓無數,壘屍及頂, 巷),原名曹李巷。隋代曹憲、唐代李 蟬翼般疊在瓷盆裡。細鹽灑下時,用手輕 盅小酒漸入清歡,孫女凡凡瓜汁拌飯滑溜
狀如螺絲殼。 善居此選文育儒而得名。後來,以訛錯 輕抓捏,轉眼沁出細密的水珠,在盆底積 溜下肚。吃剩的盤底只剩幾粒碎紅椒,而
(四)巴總門、羅總門、馬總門、卞 訛,稱之“糙米巷”。 成淺淺一窪。 藤上的新瓜正頂著黃花,在晚風裡靜靜生
總門、石總門、楊總門、方總門、蔡總 (九)青蓮巷(南接蘇唱街,北至犁 這當口正好剝蒜米。伸手扯兩個新挖 長。明日清晨,又該摘新的了。揚州人的夏
門等等,這些巷子裡,居住的以姓氏命 頭街),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 的紫皮蒜頭,蒜瓣肥碩,刀背一拍,雪白的 日,有一盤熗菜瓜,暑熱也會讓道的。
eekly
W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el:(732)744-1000
Tel:(732)744-1000
Chinese News Weekly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 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New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