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Chinese News Weekly
P. 18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年04月18日
                                                                                                                                                                                                                             2025年04月18日
                文化生活                18 18                      2025      年    04   月    18   日                               新象週刊                                             新象週刊                                           2025      年    04   月    18   日                          19 19

            本人從事理財這一行倏忽已有26                                                                                           40多萬,夫妻倆則需要近90萬,20年
        年,大部分客人也已人到中年,將要退休                        談談長期護理保險 (上)                                                        以後一個人就要80萬。如果是居家看護
        或已經退休。總結一下,中年人理財主要                                                                                            (即執照護士上門服務),則一年需要
        三大考慮或三大目標:退休規劃,即為退                   領長期護理保險的benefit。據美國有關行              17%,而85歲以上的高達42%的人都需要                $58000,二十年後則翻倍,這只是一個
        休生活準備足夠的收入來源;財富傳承:                   業的統計和預測,年齡在65歲以上的人                  人照料。                                 護士8小時的收費,如果需要三班倒,則
        在考慮省稅的同時把用不完的財產傳給子                   群,70%的人都需要長期護理,男人平均                     為什麼現在會有這麼多的人需要長期                 花費就是三倍或更多。如此龐大的開銷,
        女;第三即是長期護理,在生活不能自理                   需要3.7年,女人則需要4.8年,因為女人               護理,其主要原因就是人越來越長壽。                    一般中產階級是難以負擔的。一般工薪階
        時如何有可支配的資金使自己和配偶獲得                   比男人長壽。更可怕的是Alzheimer症患              以前是人到70古來稀,現在活到70歲的                  層憑藉401K、社安金,做些規劃,要維
        合適的照顧,少受痛苦,活得有尊嚴。退                   者(老人痴呆症)迅速增加。2021年美                 比比皆是,有些人到了70歲還在職場奮                   持體面的退休生活不成問題,但如果夫妻
        休規劃人人都需要,也是華人做的最好                    國65歲或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6000萬,                鬥。長壽是好事,也是人類永恆的希望,                   倆有一方生活不能自理,其龐大的護理費
        的,大家都拼命的往401K裡放錢,有些                  其中9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老人痴呆症患                  但長壽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就是                   用可能幾年之間就會耗盡你的積蓄,如果
        還有IRA, Roth IRA等;財富傳承有些人需            者,全美有近700萬。預計到2050年美國               需要更多的退休收入,其次就是人越來越                   事先沒有做好規劃,這確實是退休生活的
        要,有些人不需要;而長期護理以前沒有                   會有1270萬人罹患失智症,估計每3個老                老,但也越來越需要人照顧,這不完全是                   夢魘。
        人在意,這些年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但                   人會有一個會死於失智症。2021年美國                 由於疾病,更多是因為器官的老化,而且                       Medicare基本不Cover長期護理有人
        大部分人都還沒有行動,可以說在三大理                   花在失智症上的開銷為3550億美元,預                 器官的老化不可逆轉,你最多能減緩器官                   說我不擔心,因為我有Medicare。但現實
        財目標方面,長期護理保險是做的最差                    計到2050年將暴增為1.1萬億。失智症與               的老化,減少痛苦,但想完全治愈是不可                   是Medicare並不cover長期護理的開銷。
        的。                                   一般的生活不能再自理不一樣,它可能會                  能的。                                  按照規定,Medicare會支付“acute care”
            什麼是長期護理(long term care):         拖上很長一段時間,5、6年甚至10年或                     生 活 不 能 自 理 時 怎 麼 辦 ? 人 一 旦      的開支,最多20天,21-100天你要自付
        美國長期護理協會認為健康的人都有六項                   更長。除了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無盡的痛苦                  喪 失 生 活 自 理 能 力 , 或 者 罹 患 失 智        $194/天,100天以上完全自理,Medicare
        基本職能:吃飯、穿衣、沐浴、行動、                    外,也是巨大的財務負擔。美國前總統裡                  症,一般有4個去處:居家看護(Home                  一個子兒也不付。而生活不能自理往往是
        如廁、大小便自控,即所謂的6項daily                 根晚年就是罹患失智症,前不久美國功夫                  Care)、成人看護(Adult Day Care)、          長期的,不可逆轉的,可能持續幾年甚至
        activities(ADL)。如果其中的2項受             片名聲Bruce Willis也傳出罹患失憶症,即           助理照顧(Assisted  Living)以及養老           10年,所以根本不應該指望Medicare。而
        損,不能自己完成,就定義為生活不能自                   失智症的初期階段。                           院(Nursing  home),不論你去哪都很             且Medicare預計2031年就會破產,到時連
        理,這些年又新加了一條,認知能力嚴重                      長期護理基本上是一種老年“病”,                 燒錢。統計說2022年全國平均養老院                   “acute care”費用會不會支付都不好說。
        受損,即俗稱的老人痴呆症或叫失智症。                   與年齡密切相關。統計資料顯示50-64歲                一年需要$85000,在tri-state地區,一                文:范琦勇
        也就是說只要6項ADL有2項嚴重受損,或                 的人只有5%的人需要長期護理,65-74歲               年需要$112,000,預計到2042年會漲                   電話:908-240-4029
        者只要一條罹患老人痴呆症,就可以申                    的人這一比例達到9%,75-84歲上升到                到$202,000。如果平均4年,現在就要                    微信:QYFUSA2000


                                                                                 不希望讓觀眾覺得新劇仍然走模式化,                    會貴陽市,很多戲分講述了漏洞百出的翻
                                                                                 嘲笑中國同胞,而是力圖在中美文化差                    譯錯誤,也談到中國人際關係中的“走後
                    中國式英文  文/鄧泰和
                                                                                 異之間尋找平衡。                             門”的不正之風,還穿插一場婚外戀,增
            我久居過的上海,歷史用語曾經被稱                 把ant(螞蟻)加上izen作為後綴,譯成                   此劇7名演員中有5位是華裔,有演                 加不少喜劇效果。
        作“十里洋場”,世界各國的三教九流之                   “蟻族”,形容“80後”大學畢業收入                  男主角蔡局長的張磊,演女主角的林真                        《中式英語》稱得上是第一部融合了
        徒,成群馬蜂似地涌向上海“淘金”,發                   偏低而採取集居的群體。將“憤青”諧                   華,演女翻譯的林丹扉,演法官的伍賢中                   中美兩國社會現實和文化的當代題材的百
        財致富晉身為上流社會的名人。流行甚廣                   音譯成fenqing;同樣,將“光棍”譯作               以及女演員林逸揚。張磊(英文名Larry  老匯劇。黃哲倫幽默地表示:“如果非要
        的“英格里須”,也影響到本地居民的日                   guanggun。還有將“中國熊”譯成China  Zhang)是唯一來自中國大陸的演員,他                           說這部戲嘲笑中國人,那麼它也在嘲笑美
        常生活,滲透到上海方言,出現一種英語                   Bear,形容股疲軟、是割肉還是不割肉的                說,故事發生的背景是三線城市的貴州省                   國人。”
        和上海方言夾雜的混合語,稱作洋勿洋、                   股民心結;把中國電影業譯成Chinawood
        腔勿腔的“洋涇濱英語”,它不管英語的                   (中國塢)。另外,口語中有“you  me
        數、格、人稱和時態變化,用上海方言發                   you  me”(彼此彼此)、“heart  flower                      一碟春鮮  文/陳秀珍
        英語詞彙的原音拼湊成句式。例如,早期                   angry open”(心花怒放)、“seven up
        上海人把中文“全部銀元給你”,用英語                   eight down”(七上八下)、“go past no           晨光初透時,大蒲塘的水面正泛著青                 魚刺,定是吃了湖裡的月光才長得這般水
        說成“何洛山姆達拉斯給夫油”,高鼻子                   mistake past”(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霧。我沿著湖岸慢跑,垂柳的綠絲綰綣如                   靈。”我怔怔望著塑料袋裡蜷縮的野菜,
        的洋商和水手,居然也能七猜八想地聽                    之類的中式造句;北京街頭還能驚鴻一                   簾,櫻花簌簌落下的瓣子沾在釣魚者的桶                   忽然發現幾片葉子背面粘著泥沙,應是磚
        懂。                                   瞥“脫毛”(Wax treatment)、“紋眉繡           上,倒似給銀鱗綴了粉鈿。正欲俯身細看                   縫裡掙扎求生時沾上的。十二圩茶乾切成
            風水輪流轉。日曆從19世紀翻到                  眉”(Tottoo eyebrow)、“香薰耳燭”           塑料桶裡的魚獲,鞋尖忽觸到一片油潤的                   小指甲頂大,馬蘭頭在沸水裡打個轉撈起
        21世紀,隨著中國實力的厚實,國際                    (Ear SPA)、“足療保健”(Foot and           碧色——竟是簇生在磚縫間的馬蘭頭,紅                   擰乾切碎,青碧未褪時與茶乾同拌,琥珀
        影響力的增強,中文逐浙在海外大行其                    Body  massage)等中式英語的商業廣告            莖頂著露珠,葉片蜷曲如嬰孩攥緊的拳,                   色麻油一澆,倒像給翡翠鑲了金邊。
        道,原來被洋人笑掉牙的“中式英語”                    吶!五花八門,讓人忍俊不禁。據美國                   野得天真。蹲下身時,褲腳被草尖的露水                      白瓷盤裡的春宴,實在是太誘人了。
        (Chinglish)竟然開始衝擊英語詞彙世               “全球語言監督”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                  洇濕,涼意貼著皮膚蔓延,卻顧不得這                    夾一筷入口,味道別緻,清香脆嫩。初吃
        界。自從2010年起,“ungelivable”(不           自1994年以來,在增加的國際英語詞彙                 些,指尖已探向那簇新綠。                         時的微苦如啜新茶,那特有的清新口感
        給力)等“中式英語”風靡網路以後,標                   中,中式英語占5至20%。                           這野蔬最懂藏春。想掐需蹲成草木同                 中,略帶了微微的苦,繼而泛起清甜。正
        誌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字”演變成                      在中外雙向的交流的過程中,出現如                 高的姿態,指尖貼著地皮輕掐,“啪”的                   是這微微的苦,給了馬蘭頭沒有泯然於眾
        “中國人造英語單字”的跨越性時代來                    此有趣的文化現象,印證了文字需互動,                  一聲脆響,斷裂處滲出清透汁液,仿佛把                   多野菜的個性,又恰似咬住四月還帶著料
        臨。                                   文字需代謝。過去,沙發、巧克力、引                   晨霧裡的水汽都鎖進了葉脈。嫩莖的橫截                   峭的風。茶乾的醇厚裹著野菜的野氣,在
            中國的“倉頡造字”傳說源遠流長,                 擎、維他命、開司米等外來語,首先進入                  面泛著淡紫,如同浸過葡萄酒的絲線,細                   舌尖滾成露珠般的圓潤,麻油的香氣卻像
        英語詞彙也有板有眼,講究文法。過去                    上海方言再傳播開來。                          看還有晶亮的黏液緩緩滲出,沾在指腹上                   頑童,倏地從鼻腔竄向眉骨。恍惚間又見
        按照字面直譯的中式英語,如“人山人                       《中式英語》(Chinglish),此一喜            黏黏的,像是大地分泌的糖分。湖畔的風                   湖光瀲灩處,扎羊角辮子的小姑娘追著蒲
        海”、“表妹”等,弄得眼烏珠瞪瞪拎勿                   劇是由曾經榮膺東尼獎最佳編劇的華裔                   裹著櫻花香掠過頭頂,我忽然想起汪曾祺                   公英奔跑。梁實秋說香椿豆腐能嚼出天地
        清,咧嘴大笑之後,反而覺得這種搞笑的                   戲劇作家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          寫春韭時說的“時令二字,原是文人舌尖                   心,這馬蘭頭的野氣,倒像把整個湖岸的
        “中國製造”特別“酷”,用上海話說就                   親自編劇,與奧比獎(Obie)贏家女導                 的暗語”。此刻掌中攢動的馬蘭頭,正是                   晨霧與鳥鳴都揉進了味蕾。
        是“鼎脫勒”。                              演席佛曼(Leigh  Silverman)合作的成          大地饋贈味蕾的春鮮?                              窗外的櫻花仍在飄落,而盤中的春鮮
            出現在西方媒體上的中式英文單字                  功之作。黃哲倫說,該劇的創作靈感緣                       歸家路上,攥著野蔬的手心沁出細                  已化作喉間的詩句。今晚的最後一口拌著
        已達27個。例如,將Leading(領導)與               於他到訪中國的體驗,參觀的藝術中心                   汗。賣菜大姐笑吟吟遞來塑料袋,皺紋裡                   月光的野菜下肚時,白瓷碟底竟凝著幾滴
        Dragon(龍)合成Leading Dragon(領頭         場館設備堪稱世界一流,可是懸掛的指                   漾著與梁實秋筆下採香椿老人相似的暖                    翡翠色的汁水。
        龍),表明中國經濟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示牌上的英文卻令人啼笑皆非,感悟中                   意:“這野物配茶乾絕妙,記得焯水莫過                      來年開春,這枯葉裡該還藏著春鮮
        將chinese(中國人)與consumer(顧客)           美語言和文化概念的差別,於是寫出劇                   三滾”。她枯枝般的手指拈起一片馬蘭                    吧。
        合成Chinsumer,意指“中國購物狂”;               本,上演後不斷修改,增添新元素,他                   葉,對著陽光眯眼端詳:“看這葉脈多像


                                                                                                                                                                                         W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Tel:(732)744-1000
                                                                                                                                                                                          eekly
                                                                                                                                                                                    News
                                                                                                      Tel:(732)744-1000
        	 	    Chinese 	 News 	 W 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eekly	  	 	    	 	    	 	    	 	    	 	    	 	     	 	    	 	    	 	    T el:(732)744-1000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Chinese	News	Weekly

                                                                                                                                                                              Chinese
                                                                                                                          E-mail:cnewsweekly@yahoo.com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